English

关于高等中文教育改革的思考

1999-11-17 来源:光明日报 王海燕 我有话说

世界上的任何国家,从继承本国文化传统和发展本国文化事业的需要出发,从建设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出发,都会极其重视本国的国文教育,我国也不例外。

然而,反思显示我国国文教育最高水准的高校中文系的现状,从教育观念、课程设置、考试方式到考核标准,都存在有待改革之处,否则将阻碍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,将难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对该专业人才的各类需求。

审视当下,现状之一,高校中文系一、二年级的学生,二分之一以上的课余时间读的是外语。有人戏称,中文成了中文系的“第二外语”。当代社会,外语作为与世界沟通、交流的工具,决不可以忽视。但中文系学生,外语课文能背诵如流,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,如古文、古诗词的名篇,现当代大家的佳作,反倒不能博闻强记,那便是本末倒置了。学生们课外阅读精力投入不足,涉猎面较为狭窄,相当一部分人不肯耗时费力读中外名著的原著,只浏览作品简介或故事梗概,学生谑称“快餐阅读法”。

现状之二:中文系学生练笔训练少,运用汉语写作的能力从整体看呈下降趋势。这除了小学、中学长期的套路式应试语文教育造成的弊端外,大学自身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:其一,大一写作课开过之后,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再被看的非常重要。各专业课、公共课的考试,只以正误为评分标准,文笔流畅优美与否跟分值关系不大。其二,平时,各专业课教师偏重知识传授,学生缺少强制性的练笔训练。其三,各大学中文系富有写作才华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培养、鼓励,创作才能逐渐衰退、枯竭。

现状之三:机械僵化的考试方式助长了学生懒于思考,人云亦云的情性。中文系专业基础课中的三大类型课程:语言、文学、文艺理论,均被要求采用标准化试题进行考核。同时,诸多高校愈来愈强化所谓“教考分离”,这种采用试题库抽取命题,确定同一标准答案为评卷依据的做法,使那些仅善于死记硬背课堂笔记的学生获高分。某些教师口中说“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”,评卷时却只允许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成为唯一。于是,勤于思索,有个人见解,有文学灵性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。考试指挥棒误导学生争做“录音机”“复印机”式的平庸者。

现状之四:不能因材施教。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上,我们常常既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差异,又忽视了教育者各自拥有的强项和特色。用同一模式造就无区别型人才的做法,浪费了人才资源。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,既需要通才、复合型人才,也需要专才。无区别型人才必然缺少市场竞争力。

我们必须正视现实,克服弊端,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工程中,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“三个面向”的要求,积极探索和尝试高校中文系的教育改革。我们可以从如下诸方面进行突破:

一、关于中文系的课程设置和教材

削减现有的必修课内容和课时,确立十门左右基础性专业课为主干课程,扩大选修课范围及课时,倡导学生根据自身素质,特长选择课程,参与主辅修制以及跨系、跨学科听课。

专业基础课可实行统编教材体系,其余则使用与各高校科研相结合的自编教材,尽力克服百系一面,千篇一律,克服缺少创新和特色的现状。提倡重点院校中文系,著名教授、学者拿出自己的拳头教材,拳头课程。

活跃第二课堂。有条件的学校允许学生增加图书馆学时,减少课堂教学学时。鼓励举办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系列讲座,以拓宽学生知识面;鼓励在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教师在多校兼课,以形成杂交优势、互补优势;鼓励聘请记者、编辑、作家讲学,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。

重视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行培养教育,譬如对其中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文学感悟能力的学生,对具有独特的想象力,观察力,表述力天赋的学生因材施教,增开小课,做特别训练,他们理论研究的才能,文学创作的才能,可以通过给予奖励学分的方式得到肯定。大学中文系应该也完全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作家,诗人。

师范院校中文系除主要培养中、小学师资外,也应对具有专才天赋的学生给予特别引导和培养。他们还应承担起研究小学、中学、大学语文教育如何循序渐进的课题,防止各阶段教育脱节或做重复低效劳动。

二、考试方式的改革与评价标准的修正

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。只有正确认识所考核学科的本质及特点,才能选择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。

文学的本质是审美,科学的本质是真理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有句介乎正言与戏言间的笑语,道出了文学与科学的差异:“科学是把人糊涂的事情弄明白,而文学是把人明白的问题弄糊涂。”杨教授以“糊涂”一词指出了文学的不确定性,不精确性,模糊性。文学的特征决定了文学包含极强的个人化、个性化的东西,从理解、领悟到阐释、解读都存在弹性空间,而并非此正彼误的认知模式。因而,对文学课的考核也应摒弃绝对化的价值评价体系。

文学课的考试不宜采用“教考分离”,否则,必然使教师的教学缺个性少风格,最后折腾出大一统的僵死模式,文学将何“文”之有?

文学课的考试也不宜采用标准化试题。否则,将使学生局囿于一、二、三、四,答“点”辄止,阻碍他们将自己的理解能力、分析能力发挥到极致。同时,答“点”方式意味着几乎永远出不了美文。

笔者以为,中文系的考试可分试题库命题,标准化答题和任课教师自由命题,推崇性格化答题为种类型。前者侧重考核语言类课程,后者考核文学类和文学理论类课程。在后一类考试中,鼓励学生走出单纯记忆、模仿的层面,尽情舒展文笔,展示自己对文学的欣赏能力,感悟、理解能力,对问题的洞察、分析能力,给予有独到见地的考卷以高分。

从根本上说,考试方式的改变,价值评价体系的改变将会改变大学生的文风、学风,乃至他们一生的思维方式,行为方式,有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。

三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

二十一世纪将会愈来愈看重人才所具有的综合素质,如:思想道德素质,知识能力素质,良好的心理素质,与他人共处的团队协作素质等。

在素质教育中,高校中文系应结合自身特点,发掘中华文化的精华,在专业课学习的进程中,弘扬爱国主义教育,引入“怎样做优秀的人”的品质及行为规范的教育,强化美感教育,使学生一辈子热爱美,追求美,以美好的情感陶冶自我并由此陶冶整个民族。从某种意义说,趋美、尚美是民族强盛的软性推动力,它的作用决不亚于科学。(作者单位:安徽安庆师范学院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